课程详情 学校简介 学校地址 网上报名
专业概述:
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掌握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中级工程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泛,毕业生面向各行业,主要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与机电技术应用相关的工作。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掌握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和基本技能的中级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专科)
专业代码:A080306 顶替关系由左向右→
开考专业 | 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专科)(A080306) | 开考时间 | 1993年至今 | ||||
序号 | 1993年—1999年考试计划 | 序号 | 2000年考试计划至今 | ||||
1 2 |
中国革命史 政治经济学(公) |
二门顶二门 | 1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
邓小平理论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
2 |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3 | 英语㈠ | 3 | 英语㈠ | ||||
4 | 高等数学(工专) | 4 | 高等数学(工专) | ||||
5 | 机械制图 | 5 | 机械制图㈠ | ||||
6 | 工程力学 | 6 | 工程力学㈠ | ||||
7 | 机械设计基础 | 7 | 机械设计基础 | ||||
8 | 机械制造基础 | 8 | 大学语文 | ||||
9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9 | 机械制造 | ||||
10 | 电工技术基础 | 10 | 电工技术基础 | ||||
11 | 电子技术基础 | 11 | 电子技术基础㈠ | ||||
12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 12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 ||||
13 | 微型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 13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
14 | 数控技术及应用 | 14 | 数控技术及应用 | ||||
15 |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 15 |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
|
就业前景: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实操性人才缺乏,各企业高薪聘请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在深圳地区例如:富士康、三星、华为、等一线企业拥有大量高薪职位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兰州理工大学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前身是始建于1919年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同年10月1日正式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经过9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工科实力比较雄厚、理科水平不断提高、文科具有一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理工科大学。
学校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30亩,校舍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195万册,数字资源11350GB;固定资产总值达13亿元。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教学研究部。全校教职工总数为2239人,其中专任教师1676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享院士3人,教授、副教授等副高级以上职称795人。学校有普通本专科生22636人、研究生4132人、成人本专科生17300多人。
学校是我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高校。学校共有9个学科门类,有16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及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授予权;有6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入选高校,是东南大学对口支援高校,是兰州军区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获得“优秀”。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被教育部授予“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学校建有“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高新技术成果推广中心是首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是拥有“军品三证”的高校。学校现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5个、教育部科研基地5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及行业中心30个。学校承担了包括“973”、“863”在内的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近五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立项173项;SCI收录论文在全国高校排名达到147位,EI收录论文在全国高校排名达到71位。
学校先后与兰州、酒泉、金昌、温州等20余个省内外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酒钢公司、金川公司、兰州石化公司、兰石集团等20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金川公司联合成立了“镍钴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研究院”、“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新能源学院(酒泉)”等科研教学机构。
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等30余所大学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合作关系;学校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招生资格,27个国家的122名外国留学生来校接受学历教育或短期学习,留学生教育已初具规模。
学校秉承“奋进求是”的校训,大力弘扬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主要内涵的“红柳精神”,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喜人,荣获“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为支撑,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的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服务基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办学、深化改革,努力在2019年建校百年之际,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一流工科、坚实理科、特色文科的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名称:兰州理工大学自考
固定电话:13921100677
授课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预约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