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学校简介 学校地址 网上报名
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律师(本科)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法制需要,能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服务的高层次律师专门人才。要求应考者能系统掌握律师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党和国家的主要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联系工作和社会实际,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030108
主考院校:甘肃政法学院
开考方式:全国统考
总学分:50
序号 | 课程代码及名称 | 学分 | 考试方式 | 备注 | 使用教材 | 作者 | 出版社 | 版本 |
1 |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笔试 | 必考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王顺生、李 捷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8年 |
2 |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笔试 | 必考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卫兴华、赵家祥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8年 |
3 | 00015英语(二) | 14 | 笔试 | 必考 | 英语㈡ | 高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9年 |
4 | 00224律师执业概论 | 5 | 笔试 | 必考 | 律师执业概论 | 陈卫东 | 法律出版社 | 2005年 |
5 | 00226知识产权法 | 4 | 笔试 | 必考 | 知识产权法 | 吴汉东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3年 |
6 |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 4 | 笔试 | 必考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金瑞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年 |
7 | 00229证据法学 | 6 | 笔试 | 必考 | 证据法学 | 江伟 | 法律出版社 | 2004年 |
8 | 00230合同法 | 4 | 笔试 | 必考 | 合同法 | 王利明、崔建远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4年 |
9 |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 6 | 笔试 | 必考 | 国际经济法概论 | 陈安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年 |
10 | 00247国际法 | 6 | 笔试 | 必考 | 国际法 | 黄瑶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7年 |
11 | 00249国际私法 | 4 | 笔试 | 必考 | 国际私法 | 李双元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年 |
12 | 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 4 | 笔试 | 必考 |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 杨大文、马忆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2年 |
13 | 0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 3 | 笔试 | 任选1门 | 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 李春霖、杜春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7年 |
00926司法鉴定概论 | 4 | 笔试 | 司法鉴定概论 | 何家弘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2年 | ||
14 | 0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 3 | 笔试 | 必考 | 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 潘剑锋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4年 |
15 16 17 | 00167劳动法 | 4 | 笔试 | 免考外语任选三门 | 劳动法学 | 贾俊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3年 |
00227公司法 | 4 | 笔试 | 公司法 | 顾功耘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8年 | ||
00233税法 | 3 | 笔试 | 税法 | 徐孟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8年 | ||
05678金融法 | 4 | 笔试 | 金融法 | 吴志攀、刘燕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8年 | ||
18 | 05677法理学 | 7 | 笔试 | 专科加试 | 法理学 | 周旺生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7年 |
19 | 00919刑法原理与实务(一) | 7 | 笔试 | 专科加试 | 刑法原理与实务 | 赵秉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2年 |
20 | 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 | 7 | 笔试 | 专科加试 | 民法原理与实务 | 李仁玉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2年 |
21 | 0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 | 7 | 笔试 | 专科加试 | 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 | 陈桂明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2年 |
甘肃政法学院是甘肃省属的唯一一所政法公安类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1984年改建为甘肃政法学院,开办普通高等教育,1985年开始招生,198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取得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资格并于2007年开始招生,2009年取得法律硕士授权资格,2010年取得法学、工商管理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经过50余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学校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法公安类院校之一。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595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43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968人,体改生47人。学校现有教职工666人, 其中,专任教师489人,教授、副教授20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11人(其中博士7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4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兼职客座教授221人。
学校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公安分院、公安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法学、公安学教育优势明显,现有法学、治安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信息安全、边防管理、禁毒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广告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知识产权、绘画、网络安全与执法等3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法学和工商管理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法学理论、刑法学等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学校现有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工商管理、刑事科学技术和社会工作6个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法学、公安学、刑事科学技术3个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为首批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是全国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试点院校、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院校和教育部确定的地方院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学校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国家级建设项目,甘肃省证据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为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学校有公安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法律实验实训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甘肃省经济法制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地区侦查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和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法治研究中心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11个校级科研机构。学校拥有法医DNA实验室等62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共计140余万册。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3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法学学科得分排名并列第13名,在西北参评高校中名列第1名; 2013 年12月30日 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显示,我校在公布的全国707所本科院校中名列第392名,在公布的甘肃省内16所本科院校中名列第7名,在公布的全国13所政法类院校中名列第8名。
学校主办的法学专业学术期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和《西部法学评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学校重视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美国福特海斯州立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等院校建立了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的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立足甘肃,辐射西北,面向全国,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自建校以来,已累计向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6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稳定在85%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分布在西部地区公检法司和全国武警边防、缉毒、消防部队等岗位。
新时期,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秉承“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校训,坚持“稳定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和“法学创品牌,公安学办特色,法商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把甘肃政法学院建设成为在西北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同类院校中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型政法公安大学,努力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
学校名称:甘肃政法学院自考
固定电话:13921100677
授课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西路6号 预约参观